中醫典籍:《醫宗金鑑》清朝版
-
《醫宗金鑑》清朝版-訂正仲景全書
訂正仲景全書一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原是一書,自林億校刊遂分為二,殊失先賢之意,後趙開美仍合為一書,今復其舊,使後學知傷寒與雜證原非有二也。 一 全書經文,諸家舊夲,或字有增減,或節有分合,或重出不書衍文,或正誤各不相同,是集則以仲景全書為準,而參之各家以昭畫一。 一 傷寒論,金匱要略,法律夲自井然,但係千載遺書,錯誤頗多,雖經歴代註家,編…
-
《醫宗金鑑》清朝版-原序
原序傷寒雜病論論曰: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,望齊侯之色,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!怪當今居世之士,曾不留神醫藥,精究方術,上以療君親之疾;下以救貧賤之厄;中以保身長全,以養其生。 但競逐勞勢,企踵權豪;孜孜汲汲,惟名利是務。崇飾其末,忽棄其夲;華其外而悻其內,皮之不存,毛將安附焉?卒然遭邪風之氣,嬰非常之疾;患及禍至,而方震慄。 降志屈節,欽…
-
《醫宗金鑑》清朝版-卷一
卷一辨太陽病衇證並治上篇 太陽主表,為一身之外藩,總六經而統榮衛。凡外因百病之襲人,必先於表。表氣壯,則衛固榮守,邪由何入!經曰:雖有大風苛毒,勿之能害是也。若表氣虛,則榮衛之氣不能禦外,故邪得而乘之。經曰:虛邪不能獨傷人,必因身形之虛而後客之也。 衛,陽也。榮,隂也。風,陽邪也。寒,隂邪也。邪之害人,各從其類,故中風則衛受之,傷寒則…
-
《醫宗金鑑》清朝版-卷二
卷二辨陽明病衇證並治全篇 陽明主裡,內候胃中,外候肌肉,故有病經、病府之分。如論中身熱煩渴,目痛鼻乾不得眠,不惡寒,反惡熱者,此陽明經病也;漸熱譫語,手足腋下濈然汗出,腹滿痛,大便鞕者,此陽明府病也。而其候各有三:經病則有邪已傳陽明而太陽之表未罷,兼見頭痛惡寒無汗之太陽證者;有太陽之邪已罷,悉傳陽明,但見壯熱有汗,心煩不眠,口渴引飲之…
-
《醫宗金鑑》清朝版-卷三
卷三痰飲咳嗽病衇證並治第十三 @@@夫病人飲水多,必暴喘滿。凡食少飲多,水停心下,甚者則悸,微者短氣。衇雙弦者,寒也,皆大下後,裡虛,衇偏弦者,飲也。 【按】此條微者短氣之下,古夲有「衇雙弦者,寒也」等句,文義不屬,當另分為一條在後。 【註】凡病人食少飲多,小便利者,為消渴病;小便不利者,為留飲病。留飲者,即今之停水飲病也。若水停上焦…
-
《醫宗金鑑》清朝版-卷四
卷四運氣要訣 經曰: 夫五運隂陽者, 天地之道也, 萬物之綱紀, 變化之父母,生殺之夲始, 神明之府也, 可不通乎? 又曰: 治不法天之紀、地之理, 則災害至矣. 又曰: 不知年之所加, 氣之盛衰, 虛實之所起,不可以為工矣. 由是觀之, 不知運氣而為醫, 欲其無失者鮮矣. 茲將 『內經』運氣要語, 編成歌訣, 並列圖於前, 使學者一…
-
《醫宗金鑑》清朝版-卷五
卷五初生門 拭口附下胎毒法 拭口須用燕脂法,穢淨方無口病生,古雲末啼先取穢,只緣未察此中情。 [註] 嬰兒初生,預用軟棉裹指拭淨口中不潔,繼以燕脂蘸茶清擦口舌齒頬之間,則不使一切口病生矣,古云:子未啼時先取穢血,此古人不詳體察,蓋兒在胞衣之中,以臍蒂資生,胞中皆是氤氳精氣,生長蒸化,並無血衇,兒口之血,從何而來,此說不經,不可為訓也…
-
《醫宗金鑑》清朝版-外科卷上
外科卷上編輯外科心法要訣 十二經循行部位歌 【方歌】手之三陽手外頭,手之三隂胸內手,足之三陽頭外足,足之三隂足內走。 【註】手之三陽手外頭者,謂手陽明大腸經,從手次指內側之端,上行手臂外之上行(音杭),至頭鼻孔兩旁也;手少陽三焦經,從手四指外側之端,上行手臂外之中行,至頭耳前動衇也;手太陽小腸,經從手小指外側之端,上行手臂外之下行,至…
-
《醫宗金鑑》清朝版-外科卷下
外科卷下腹部 幽癰 【方歌】幽癰臍上七寸生,初小漸大腫硬疼,憂思厚味火毒發,咬牙寒戰毒陷攻。 【註】此證生臍上七寸,初起如粟,漸增漫腫疼痛,形如鵝卵,甚則堅硬,痛牽胸肋。由過食膏梁厚味,憂思氣結,腸胃不通,火鬱成毒,自內而外發也。初起腫痛,皮色未紅,時若心煩嘔噦,衇沈實者,當疏火毒,以絕其源,宜內疏黃連湯服之。焮腫痛甚邪氣實也,宜服托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