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中軍
頭為空谷,氣本內清;耳為聽官,聲由外納。茲乃反是,望得舌苔黃濁,聞得氣息喘促,問得心神恍惚,脅部痮逆。診得左脈細長,右關弦數。弦則為濕,數則為熱。細為陰分之細,長為壽命之長。長命者,元陽必旺,陰分自虛,偏以濕蒸熱鬱,竊踞陽明。陽明之脈,盛於頭面,頭面諸經,暗被濕熱上薰,何怪乎昏昏不爽於頭裡,嘈嘈反起於耳中。心神之所及,肝脅之部,肺氣之息,凡在中上兩焦者,莫不深受其累焉。補陰以配其陽,化濕兼清其熱,在所必需。
大熱地(八兩) 竹茹(二兩) 江枳殼(一兩) 黨參(二兩) 當歸身(二兩) 炙草(一兩) 製半夏(二兩) 茯苓(二兩) 酸棗仁(二兩) 陳皮(一兩) 明天麻(一兩) 甘菊(一兩) 石決明(三兩) 於朮(一兩) 白芥子(七錢) 丹參(二兩) 女貞子(二兩)
右為細末,取白蜜十四兩,煉熟糊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五錢,清晨淡鹽湯送下。
又
古語去癢為美疾。夫疾以美名,似非近理,而不知一癢之下,濕熱交蒸者,無不發之於外,都從黃水而出,則軀殼之內,從此清且和矣,不亦快哉!然際此黃水成瘡之候,搔養難當,可無具以應之乎?附方。
煨石羔(十兩) 掃盆(四錢) 青黛(一兩) 共為細末,摻之。如水少者,用煎熟菜油塗。
又
驚著必恐,煩亦歸勞,勞則氣陷,恐則氣下。氣之正者,既從下陷,則胃家水穀之氣,亦未有不隨之而下陷,此作瀉之所由來也。扶助正氣,以使有升無降,捨大補脾腎而何?
大熟地(四兩) 肉桂(五錢) 淮山藥(二兩) 茯苓(一兩五錢) 山萸肉(一兩) 丹皮(一兩五錢) 製川附(五錢) 黃蓍(二兩) 西黨參(三兩) 升麻(三錢) 炙甘草(五錢) 於朮(一兩) 當歸尾(一兩) 陳皮(一兩) 建澤瀉(一兩五錢) 柴胡(三錢) 右藥和入清水,煮成膏滋,收得極厚,聽取。用補骨脂二兩,吳萸一兩,五味子一兩,肉莫二兩,為末,即取前膏糊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四錢,清晨淡鹽湯送下。
本書之其它篇章
-
《過庭錄存》清朝版-安徽程
安徽程先生之病,素稟濕熱,又挾陰虛之病也。濕者何?地之氣也。熱者何?天之氣也。天地鬱蒸,濕熱生焉;天地交泰,絪蘊生焉。生生不息之機,妙合於其間。稟而受者,濕熱元氣,混合一家,出自先天,牢不可破,較之外感內傷之濕熱,屬在後天者,一掃而盡,豈可同日而語哉!設使薄滋味,遠房幃,不過生瘡動血,幼年所患等症而已。惟從事膏粱,更多嗜欲,外增濕熱…
-
《過庭錄存》清朝版-杭州汪
杭州汪承示病源,陽分比陰分更虧,顯有明徵,陰虧而用十全養陰等法,責重乎陰,寓以陽藥,本屬和平之劑,良以秋分在即,燥氣加臨,不敢責重乎陽,以燥就燥,反增燥病焉耳,然於膏方下雲,後日可加附桂,斟酌用之一語,早已言之,非不見到也,蓋天地之氣,半月一更,人身之氣,亦半月一更,八月而至九月,氣已兩更,病勢不除,飲食反減,明明陰得膏滋而無病,陽得…
-
《過庭錄存》清朝版-藩署蕭
西匯胡天之熱氣下,地之濕氣上,人在氣交之中,無隙可避,虛而受者,即名曰暑,暑之為言,有濕有熱,不言而喻,夫暑先入心,暑必傷氣,氣分之濕,不為之先除,則所留之熱,必不能外出,所以暑濕熱三氣交蒸之先,務須消去其濕,正合古人消暑在消其濕之旨也,然濕邪一去,熱氣即從外達,又名暑熱,不名暑濕,一氣而有兩名,前後之用藥亦異,蓋以熱則傷陰,氣亦更弱…
-
《過庭錄存》清朝版-復朱逢辰書
松江朱逢辰。次診。左升太過,右降不及,何絆之病?日:左屬肝,右屬肺,肺肝同病,自然升降失常。然肺為五藏華蓋,肝脈布於兩脅,此左升僅屬於肝,右降反屬於肺,何也?蓋肝體在旁,肺體在上,只就位置而言。若論其作用,內經又曰:肝居人左,肺居人右。右之不降,肺正失其清肅之用也;左之過升,肝反多所橫逆之用也。橫逆之邪,加於清肅之所,木寡於畏,反侮於…
-
《過庭錄存》清朝版-常熟李
嘉善吳大小便易位而出,名曰交腸。陡然氣亂於中,原屬暴病,不料遲之又久,腸間穢物歸併膀胱,悉從小便而出,較之交腸症,似是而實非矣。良由瘀血內阻,大陽廢而不用,幽門闢為坦徑,闌門不司泌別,捨故趨新,捨寬趨隘,日痹一日,漫無愈期,竊恐元氣不支而敗。此時論治,必須故道復通,瘀血漸消,庶乎近理。旋覆花。新絳。青蔥管。歸鬚。柏子仁。首烏。薺菜花…
-
《過庭錄存》清朝版-崑山陳
崑山陳胃脘當心而痛,繼以形寒發熱,如瘧而作,甚至呃忒頻頻,此係溫邪外感,穢濁內踞,加以濕痰食滯,交結中宮也。設使中宮之陽氣內旺,所受之邪,容易化達,茲乃元氣本虛,諸邪又傷於後,無力消除,病延多日,所以脈像空弦,神情睏倦,非補不可時也。但舌苔白膩,乾欲熱飲,下體先痹,今更作麻,噦逆惡心,邪戀肺胃,而腎氣亦袞,用藥極難兼顧。然溫養中宮,佐…
-
《過庭錄存》清朝版-平望陸信夫
虞德泰窒人新城西柵五十歲肝者,將軍之官,女子以此為先天,與男子不同,大病後,先天未經復元,肝血內虧,不能涵養肝木,肝性剛強,入營則吐血,入胃則脘痛,上升則頭量,肝經之病,可雲甚矣,設使脾土內旺,尚可生金,金來制木,不足慮也,無如此際健運失常,濕從下走,五更溏泄,甚至濕鬱於中,腹中雷鳴,濕又鬱而為熱,其氣上行,耳內嘈嘈出膿出汁,今更失其…
-
《過庭錄存》清朝版-覆元和何明府改定丸方
覆元和何明府改定丸方從前所用十四味方,不外和心脾腎三陰藥也,三陰之中,責重乎陰,稍佐以陽,製方之意,悉因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起見,是以熟地武板,滋納腎於下,於朮黨參,健運脾於中,茯神棗仁運志,柏仁培養心於內,尚恐三陰不能和協,而用歸身以統血,陳皮以調氣,更取豬之髓,人之乳,皆屬有情者,急補真陰,又得枸杞兔絲之二子,陰中求陽,陽生陰長,共…